首页 >>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1:论语故事(上) >>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1:论语故事(上)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赘婿 赘婿小说 大魏宫廷 庆余年 终宋 明末边军一小兵 二战之无限兑换 赘婿小说 大宋的智慧 天下枭雄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1:论语故事(上)  -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1:论语故事(上)全文阅读 -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1:论语故事(上)txt下载 -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1:论语故事(上)最新章节

铁杆粉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铁杆粉丝

子路牺牲后,孔子就一病不起。

听到这个消息,正在诸侯各国之间穿梭外交的子贡匆匆赶回鲁国。当他出现在老师面前时,孔子正拄着拐杖在门口散步。见到子贡,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赐,你怎么来得这样晚啊!

这是鲁哀公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479年的四月。暮春的夕阳正沉稳地落入辽阔的原野,有点儿无奈也有点儿倔强,却还是给大地镶上了金边。

是的,金边。

孔子流着眼泪对子贡说:泰山要坍塌了,栋梁要折断了,哲人要谢世了!天下无道久矣!谁能信奉我的主张,谁能信奉我的主张呢?

七天后,孔子与世长辞。

学生们闻讯赶来,按照对待父亲的礼仪在墓旁守丧三年,只有子贡守了六年。之后,他又利用自己在诸侯各国的人脉关系和影响力,为宣传孔子四处奔走,终于让他的老师被追认为圣人。

这是司马迁告诉我们的,在《史记》的《孔子世家》和《货殖列传》都有记载。

子贡对孔子忠心耿耿。

事实上,根据《论语·子张》的记载,孔子去世以后,由鲁国某个高官带头,社会上刮起了一股贬低否定孔子之风,而且都拿子贡来说事。他们的说法是:子贡可比孔子优秀多了。

这当然别有用心,而且用心险恶。

只不过,他们看错了人。

子贡听到流言,马上进行反驳。他说,这是什么话!比方说盖房子,赐的院墙只有肩膀高,当然一眼就看清楚了。我们老师却是深宅大院,你们只怕连门都摸不着,哪里知道他老人家的深浅?别人再优秀,也都只是丘陵而已;我们老师却是太阳和月亮,永远不可超越,永远赶不上!

这可真是铁杆粉丝。

其实,子贡一直都在维护孔子的形象。据《论语·学而》记载,有人曾经问子贡:孔夫子到任何邦国,都对当地情况十分了解。这是问来的,还是别人主动说的?子贡马上回答,这是靠他老人家的温和、贤良、恭敬、简朴和谦让得来的。

温良恭俭让,就出自这里。

又一次,有人问:你们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子贡又马上回答:当然啦!是老天爷要让他老人家成为圣人呀!

这件事,记载在《论语·子罕》。

读完本书就知道,尽管孔子是好老师,跟学生的感情也都很好,但还是有所区别。比方说,他对颜回是心疼,对子路是担忧,对子贡是信任,托付后事就是证明。这不仅因为颜回和子路已死,更因为子贡的智商和情商都是最高的。智商高就能领会精神,情商高则能付诸行动。这样的学生当然值得重点培养,事实也证明子贡不负厚望。

显然,选择是双向的,而且对路。

这实在太不容易。毕竟,真心为学生好的老师并不在少数,这样的家长更是大有人在,然而事与愿违的也屡见不鲜。这时,单方面指责学生和孩子不识好歹是没有用的,那只会越闹越僵,距离自己良好的初衷也会越来越远,岂非悲剧?

需要的,是反思。

首先,家长要求孩子的,自己做到了吗?如果家长本身傲慢无礼,口出恶言,怎么能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如果家长有空就打麻将看手机,又怎能指望孩子爱读书?身教重于言传啊!

其次,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想什么、爱什么、怕什么吗?家长的批评教育,说到孩子们心坎上了吗?家长的帮助指导,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吗?如果不能,就没法指望他们成为子贡。

第三,家长掏心掏肺为孩子好,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但家长们有没有想过,那月亮是孩子们想要的吗?如果不是,岂非适得其反?真心为孩子们好,那就让他自己去选择道路,哪怕会摔跤。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只是人身安全的保证,道德底线的坚守。

最后,如果孩子不识好歹,对不起,那也是教育的失败。谁对我好,谁对我不好,这是小动物都知道的事,孩子们怎么不知道?当然,人的事情会复杂一点,所以才要教育。识好歹,知感恩,就是人生的必修课,不能不教,更不能逃学。

不过这事说来话长,只能从长计议。

我们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1:论语故事(上)请大家收藏:(m.75zw.com)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01:论语故事(上)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