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沟通的艺术 >> 沟通的艺术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遮天 撩到你腿软[娱乐圈] 过野 轮回乐园 好生开车 说岳全传 斗破苍穹 欲破苍穹 我的女友 
沟通的艺术 刘长江 -  沟通的艺术全文阅读 -  沟通的艺术txt下载 -  沟通的艺术最新章节

第八章人的七大兴趣(5/2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了解他人心理,不仅要抓住对方大致的心理波动,而且要于细微之处下功夫,利用细小兴奋的刺激来影响其特定情形下的心理,从而使你的赞美既巧收“润物细无声”之效,又有极强的针对性。周恩来作为一位伟大的外交家,他的外交艺术令世人为之赞叹。1971年7月29日,基辛格率代表团秘密访华,进行打破中美中断20年外交僵局的谈判。来华前,尼克松总统曾不止一次地为他们设想这次会谈的情形,以为中方会大声拍桌子叫喊着打倒美帝,勒令他们退出台湾,滚出东南亚,基辛格一行为此非常紧张。但周恩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他们时,却与之截然相反。他微笑着握住基辛格的手,友好地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二十几年来第一次握手。”当基辛格把自己的随员一一介绍给周恩来时,他的赞美更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他握住霍尔德里奇的手说:“我知道,你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广东话连我都讲不好。你在香港学的吧!”握着斯迈泽的手说:“我读过你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关于日本的论文,希望你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周恩来握着洛德的手摇晃:“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写小说。我愿意读到她的书。欢迎她回来访问。”

周恩来简短的几句欢迎词蕴含着高超的赞美技巧。第一,他对基辛格一行的紧张心理有清醒的认识。新中国站在正义的一方,他们是作为曾欺压中国的另一方代表,肩负着为恢复外交关系的第一次谈判的政治使命,其紧张心理可想而知。他们在迎接周恩来时垂手而立,表情僵硬,手足无措之态足以证明其心理状态。周恩来为清除其紧张心理,故意淡化其政治角色,对基辛格的几位随员,不赞美他们政治舞台上的出色表演,而是抓住其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如语言才能、论文、家庭成员进行赞美,既亲切、自然、又大方、得体。周恩来抓住这些表面看来与彼此外交使命无关的细节,琐碎之事进行慷慨赞美,一方面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周恩来平易近人的温和态度,使客人们感觉到他们似乎并不是在会见一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双方不是进行严肃的政治谈判,而是在会见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亲切地在同他们拉着家常,赞赏着他们的独到之处。另一方面,“言者有意,听者有心”,周恩来通过这些与主题毫无联系的赞美巧妙传达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态度。因而,这些看似微妙,甚至不易为人觉察的信息却使基辛格一行的心理发生了一个大转变,由紧张、拘束一下子变得活跃了,为会谈消除了心理屏障。第二,要了解别人的心理,使你的赞美既慷慨又准确,必须对其做充分的了解,事先占有关于对方的翔实材料,并做出相对准确的心理预测。周恩来先对基辛格一行的工作、生活资料做了一定的了解,准确地找出他们在外交场合一般不为别人提及的细小之处。同时对其来华的心理有大致的分析,且为他们一下飞机踏上中国土地时的表情、举止所证实。为消除其紧张心理,周恩来于细节处入手,津津乐道,谈笑风生,以中国人的宽大胸怀使忧虑重重的美国客人顿感温暖、亲切。周恩来轻轻几句赞美之词,如丝丝春雨洒落在美国外交官的心田。紧张、僵持心理悄然解冻。

了解他人心理,还要以敏锐的洞察力观其内心所向,不为表面言辞所迷惑,你的赞美才能切中要害,打动其心。曾国藩在当时士人朋友看来,虽胸有大志,但处事却是谨小慎微,瞻前顾后,拘于名节。因此左宗棠在太平军势如破竹时势,想动员守丧在家的曾国藩办团练时,不免有些担心。但学杂识广的陈敷却另有高见。他通过曾国藩的《戒行图》,以其诗观其人,认为谨慎拘名节只是其外表,其实则是一渴望建非常之业、立非常之功、享非常之名的英雄豪杰式的人物,而不是那种规规然恂恂然的腐儒庸吏。他根据自己的判断,前往曾府游说,慷慨恭维,大加吹捧,当看到曾国藩谈到调兵遣将时三角眼中榛色眸子分外光亮,更相信了自己的判断,便进一步赞其既具有雍容大方、文人雅士之风度,又具有武士威严峻厉、肃杀凛冽之气,“此气骤然凝聚,有气冲斗牛状”。陈敷知世论人,独幽显微,句句话都说到曾国藩的心坎上。就这样,与曾国藩素不相识的陈敷竟被看作仙人知己。曾国藩被陈敷的大肆赞美灌得喜滋滋乐融融,对其所言深信不疑,最终带孝出山,大办团练。陈敷的高明之处即在于善从细微之处洞其内心世界,并在褒扬之时察言观色,以证实自己的推测,为下一步赞美捕捉信息。否则,即使陈敷巧舌如簧,也难以打动曾国藩。

熟人之间了解心理很容易,双方的言谈举止,表情变化,都传送着其心理信息。由于彼此接触较多,交往频繁,更能抓住对方微小的心理变化。人的心理有相对稳定的一部分,也有相对不稳定的部分,往往随气氛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聪明人就善于捕捉别人此时此地的心境,予以适当的赞美。一个仲秋之夜,某单位举行宴会庆祝佳节。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是在这合家团圆的仲秋之夜。来自四川,“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刘斌面对美酒佳肴,思绪又飞回了父母身边。大家都是本地人,没有人注意到刘斌情绪的变化,但逃不过王处长的眼睛。他看到置身于欢乐人群之中却欢乐不起来的小伙子,立即意识到年轻人是想家了。随即高举酒杯,朗声说道:“在这中秋之夜,大家像亲人一样聚在这里举行欢宴,我非常高兴。尤其是小刘同志,远离故乡亲人,怀着极大的热情来我们这里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在这里向刘斌同志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关心刘斌,把他当作我们的亲人,使他在这里更好地发光发热!”细心的王处长在这种特殊的气氛下,通过观察刘斌情绪的变化,推测出他此时的心理,他不是直接地去安慰他,而是通过称赞和关心,使他抛弃思乡之情,加入到欢乐的宴会中来。如果大家都觉察不到刘斌情绪的变化,即使是再欢乐的宴会,刘斌也是无动于衷,了解别人的心理,需要你做个有心人。“粗心”、“太忙”不能成为你不能了解别人心理的借口,只能使你不能慷慨地赞美别人,降低你的水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