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看见的脸 >> 我看见的脸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 过野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撩到你腿软[娱乐圈]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我看见的脸 徐则臣 -  我看见的脸全文阅读 -  我看见的脸txt下载 -  我看见的脸最新章节

如果我说,卡佛没那么好(2/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到后期,卡佛一度放开,不打算那么苛待文字了,要让小说丰腴起来。参见小说集《大教堂》。集子里有篇备受嘉奖的《好事一小件》,在卡佛之前的另一本短篇集子《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名叫《洗澡》。卡佛重写了这个小说。重写后的小说多了二十多个页码。我很吃惊,为什么一支极简的笔稍稍放松一下,就变成了啰嗦。小说的内核几乎没有变大,但篇幅大了,大得让人觉得铺张。不是语言自身的铺张,而是相对于小说的核来说,文字铺张了。在稍繁和极简之间,对几乎同一个小说,差异之大,或可思量。

看到诸多有关卡佛的高论,我经常怀疑这其中是否有过度阐释之嫌。有些小说,就那么弱不禁风的几个故事断面,相互间的张力会如此巨大?意蕴能够如此丰厚?对卡佛的阐释,似乎必须具体到字词,大家要在字词间寻找空白。然而空白未必等于沉默,巨大的空白也未必等于巨大的沉默,空白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如果我们非得拿着猜谜的心态去看小说,我敢肯定,任何一部小说都玄机四伏。更不必说卡佛的小说了。卡佛写小说的确像极了化外高人,说一半,留一半,欲言又止。他的欲言又止,让很多人欲罢不能,不找出点微言大义来心里就不能踏实。

好短篇是不可以太白,白了没意思,但话你总得说到六七分才好,让丰厚的意蕴自然生成。卡佛坚持只说一半,有的一半都不到,如果你们认为剩下的都是极具意义的空白,是珍贵的沉默,那它的意蕴生成就有劳诸君去东拉西扯了。

说方法论,也非卡佛的首创。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早已有之,不过下手没有卡佛狠而已。巴塞尔姆的后现代短篇,相当一部分理解起来比卡佛还玄,支离破碎的情节和细节之间,张力生成的难度绝不比卡佛小。要说极简和留白,巴塞尔姆还真不一定输给他。还得说一说俄国的伊萨克·巴别尔。在我看来,真正将留白和自然融于一炉的,是巴别尔。巴别尔短篇小说的好,在他的无所用心,在他的作而不做作。看巴别尔小说,你不会觉得这人拿起笔之前必须要装模作样地挺直腰杆正襟危坐。他就是在墙头马上和稻草垛旁边,逮着空就写几笔,他没那个时间和心思去做作。所以,他的自然乃是耳目所及,他的留白和节制可能就是世界的真相。

正是这个巴别尔让我对所谓大师的判断有了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方法论固然重要,世界观更重要。世界观最终决定着你的方法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巴别尔高于卡佛。巴别尔提供了他对战争、人和这个世界的迥异于我们的看法,他的彪悍和脆弱、残酷和温情的古怪而又自然的纠结,他的崇高和卑琐,他的文学和文字的大和小的辩证法,导致了他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文学创作。也许只有巴别尔能写出《骑兵军》这样的小说,就像只有卡夫卡能写出《变形记》和《乡村医生》来一样,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本质上与我们相异。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之宏大和细微唯他们所独有,他们才是既能在世界观又能在方法论上打上“某某记”的大师。

当然,也有根本无视方法论的大师,只靠世界观就可以睥睨群雄。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你别跟我谈什么技术主义,什么方法不方法的。结构不当怎么了?写不到结尾怎么了?照样经典。卡夫卡的长篇都结不了尾,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也结不了尾,你能说它们不是好东西?在他们这里,我们要盯紧的是他们价值连城的世界观,不是方法论。

而卡佛,在他小说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他无限地接近于我们的看待世界的眼光。他缺少我理想中的大师当有的世界观。他的目光平常,局限于日常的人情和伦理——当然,他看得也深入、细致和耐心,他是“微物之神”。

喜欢我看见的脸请大家收藏:(m.75zw.com)我看见的脸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