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苏轼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铁血东北王 二战之无限兑换 唐砖 赘婿小说 大魏宫廷 晚明 明末边军一小兵 汉乡 明天下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大宋苏轼 凤岛 -  大宋苏轼全文阅读 -  大宋苏轼txt下载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第72章 此少年未纵笔时(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第72章 此少年未纵笔时(六)

殿试的考场设在崇政殿的两庑。考场中摆着的小桌,一排排高不足二尺,桌后是方凳。

考桌是唐制的几席,考生要屈膝就席,俯首据案,很不舒服。时宋人已习惯坐椅子,不知为何直到南宋,才弃几席,用桌椅。

姓名贴在桌上,考生依名而座。御赐的笔墨纸砚,上好的贡品,考完后考生可以带走,算是官家的赏赐,以纪念各自一段难忘的人生。此外,一把小刀用于纠错。试卷为特制宣纸白摺,厚于普通宣纸。写错字,用小刀刮去重写,不留“脏卷”,避免降等。

整个白天,除去午饭,都是殿试时间。午饭,官家赐宴,菜品出自御厨。切不可贪一时口福,吃得过饱难以落坐;或即便坐下,也脑部缺血,没法答卷!

殿试题共有三道,一诗一赋一策论。以《鸾刀诗》、《民监赋》和《重巽申命论》为题。

《鸾刀诗》题出自《礼记》和《诗经》。鸾刀是古代祭祀用刀,刀环有铃,其声中节。《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

割刀锋利,祭祀时为何沿用古老鸾刀?是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生活的承载,此根本所在。是礼在心的诚敬。形式的背后,如无内核,将会演绎成复杂的枷锁,进而腐朽;传承,是灵魂皈依之路。唯如此,才能起废更新,生机勃勃。《鸾刀诗》是要以此义作诗。

《民监赋》即是要弘扬民本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

章衡的《民监赋》开篇:“运启元圣,天临兆民,监行事以为戒,纳斯民于至纯。”仁宗读到“运启元圣”时,动容叹息曰:“此谓太祖。”读至“天临兆民”叹息曰:“此谓太宗。”读“监行事以为戒”叹息曰:‘此谓先帝。’至读‘纳斯民于至纯”乃竦然拱手曰:“朕何敢当!”说完便拍板道:“此赋虽不切题,然规模甚伟,自应作状元。”

“别头试”得了第一的林希,自视甚高,他的《民监赋》破题一句:“天监不远,民心可知”,示当政者以警,仁宗有些不悦。应试者有亲戚在本州为官,或为主试官,或因随亲在外不能回乡应试的,由各路转运司主试,十中取三,也叫别头试。

《重巽申命论》,出自《易经》“巽卦”。所谓“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本卦是巽卦相叠而成。一巽为风,风有静时;两巽相重,长风相随,吹拂不断。君子观此卦相,强风则偃,风柔则长,顺势而为。故象曰: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

苏轼的试卷《民监赋》、《鸾刀诗》都已散佚,其《重巽申命论》现存《文集》卷二。

论曰:昔圣人之始画卦也,皆有以配乎物者也。巽之配于风者,以其发而有所动也。配于木者,以其仁且顺也。夫发而有所动者,不仁则不可以久,不顺则不可以行,故发而仁,动而顺,而巽之道备矣。圣人以为不重,则不可以变,故因而重之,使之动而能变,变而不穷,故曰“重巽以申命”。言天子之号令如此而后可也。

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者。今夫日,皆知其所以为暖;雨,皆知其所以为润;雷霆,皆知其所以为震;雪霜,皆知其所以为杀。至於风,悠然布于天地之间,来不知其所自,去不知其所入,嘘而炎,吹而冷,大而鼓乎大山乔岳之上,细而入乎窍空蔀屋之下,发达万物,而天下不以为德,摧败草木,而天下不以为怒,故曰天地之化育,有不可求而得者。此圣人之所法,以令天下之术也。

圣人在上,天下之民,各得其职。士者皆曰“吾学而仕”,农者皆曰“吾耕而食”,工者皆曰“吾作而用”,贾者皆曰“吾负而贩”,不知圣人之制命令以鼓舞、通变其道,而使之安乎此也。圣人之在上也,天下可由而不可知,可言而不可议,盖得乎巽之道也。易者,圣人之动,而卦者,动之时也。《蛊》之彖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而《巽》之九五亦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而说者谓甲庚皆所以申命,而先后者,慎之至也。圣人悯斯民之愚,而不忍使之遽陷于罪戾也,故先三日而令之,后三日而申之,不従而后诛,盖其用心之慎也。以至神之化令天下,使天下不测其端;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天下不测其端,而明知其所避,故靡然相率而不敢议也。上令而下不议,下従而上不诛,顺之至也。故重巽之道,上下顺也。谨论。

殿试的阅卷标准分为以下五等:

第一,学识优长,辞理精纯,出众特异,无与比伦。

第二,才学清通,文理周密,堪为高等。

第三,艺业可采,文理俱通,可以及第。

第四,艺业稍次,文理粗通,分四等上和四等下。

第五,文字很差,理论不通,书法不好,按旧制,这一等将落第。

这一科的最终考试结果及授官,在《宋会要辑稿》有明确记载:嘉祐二年甲科分为五等,

第一甲中,状元章衡为将作监丞;

榜眼窦卞、探花罗恺并为大理评事、通判诸州;

第四名郑雍、第五名朱初平并为两使幕职官;

第六名以下及《九经》及第,并为初等职官;

第二甲为试衔大县簿尉;第三、第四甲试衔、判司簿尉;

第五甲及诸科同出身,并守选。

苏辙中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不能立即授官,须守选,即等待职位空缺,才能补上

苏轼为乙科,属第四甲,赐进士出身,无须守选,可立即授官。但该年,苏母去世,他和苏辙一起回乡丁忧,也没有授官。

喜欢大宋苏轼请大家收藏:(m.75zw.com)大宋苏轼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