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懂孩子的心 >> 读懂孩子的心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过野 撩到你腿软[娱乐圈] 说岳全传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嫡嫁千金 大奉打更人 我乐于助人的室友 寂寞少妇的诱惑 吞噬星空 
读懂孩子的心 樊登 -  读懂孩子的心全文阅读 -  读懂孩子的心txt下载 -  读懂孩子的心最新章节

不吼不叫:平静的父母更能得到尊重与信任(3/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气质的正常范畴是非常宽泛的。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气质有很大的差别。

气质被作者分成了九个维度。

第一个是敏感度。我记得嘟嘟小时候相当敏感。为了防止小孩儿磕到头,我家会在床角、桌角放软垫。有一天,床角和桌角的软垫调了一个位置,一岁多的小孩儿嘟嘟不但发现了,还非得恢复原来的样子。那种秩序感的强烈程度,如果打分的话,我给他打满分——五分。

第二个是活动量。有的小孩儿总爱跑,活动量很大,有的小孩儿喜欢坐着,这叫活动量的不同。

第三个是反应强度,就是对外在的打击或者外在事物的反应强度高还是低。

第四个是适应性,就是一个人能不能够很快地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

第五个是情绪本质,即一个人的情绪本质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第六个是接近或者回避性。遇到了好玩的东西,这个人是扑过去看还是因为没见过就躲开。

第七个是坚持度,看一个人做事能不能够坚持。

第八个是规律或者节奏。

第九个是注意力分散度,看一个人容不容易被人吸引走,是会集中精力做事,还是会对各种各样的事好奇?这没有好和坏、对和错,不是一定要专注才会成功。有的人好奇心很强,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人。

这九个维度决定着人与人的差别。

书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测评表,可以通过这九组问题给孩子打分,分别是一分到五分。

通过给孩子打分,看看你的孩子到底是处在高敏感度还是低敏感度,是活动量大还是活动量小……做完这个测试以后,再给自己打分,你就能够看到你们家的很多矛盾是怎样产生的了。比如说,我是一个对秩序感不太讲究的人,我们家里乱一点儿我能接受。我儿子就是一个对秩序感要求比较高的人,他就希望一些东西都放得整整齐齐的。

这时候,两个人之间会产生不同。有的人敏感度不高,有的父母说:“我没凶他,我就跟他简单地说了两句。我没有发脾气,他怎么吓成那样?”这说明,孩子的敏感度比父母的高。

戴上这个气质的眼镜以后,父母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再看到一个孩子的表现,就把它上升到听话还是不听话、乖不乖、好带还是不好带。不上升到这个层面,而是知道了这是孩子的什么气质。因为不同的气质,他有不同的样子。

由于气质不同,引发权力斗争怎么办?有一个原则是父母要成为那个定基调的人。父母定了基调之后,要让孩子知道他是有弹性空间的。弹性空间是可以遵从孩子的一些气质的。

比如说,你想让他去洗澡,他想再玩一会儿。给他两个选择,要么现在去洗澡,要么玩15分钟后去洗澡。他选一下,说玩15分钟再去,这就叫“弹性”。当你给出弹性的时候,孩子跟你不会有权力的争夺,而且你永远都知道是你说了算。

我们跟孩子之间永远不是敌我矛盾,也不是要进行权力争夺的关系,而是要相互尊重对方气质的关系。

日常戒吼策略

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如下:

第一步,要追踪和记录你的吼叫。

这种追踪和记录是有效地降低吼叫频率的一个办法。我们很多人没有这个习惯,连记录都没有。如果你不想记录,只是提醒自己今天又吼叫了,有感知,其实就很不错了。

第二步,建立自我同情。

建立自我同情不是给自己找借口。很多人建立同情的办法是“我是被逼的,我今天这样骂他,是因为他把我逼急了,要不是我的生活这么艰难,我也不至于这样”,这是找借口。当你找了借口,下次还会这样吼。

建立自我同情是理解自己,前提是承认自己错了。比如:“我今天又对孩子吼叫了,这样做是不对的。我的压力可能太大了,我现在需要放松一下。”你需要找到改进的路径,而不是找到一个让自己发脾气的借口。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前者是找到一个发脾气的借口,可以没有任何行动;而后者是找到了自己发脾气的原因,这就有了行动的方向,知道下一步怎么做。

当你准备吼叫的时候,真的有一股火从后脑勺冲上来,眼看就要发飙的时候,给大家提供专业对治吼叫的ABCDE方法。

A叫作“Ask”。

自问是什么触发了自己生气,找到触发的扳机,问自己在想些什么,想法是怎样不断延伸出来的。当你能够进行自问的时候,就开始冷静了。

B叫作“Breath”。

呼吸,先让自己深呼吸一下,再自问,然后接着深呼吸。

C叫作“Calm yourself”。

就是让你自己平静。

D叫作“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确定孩子需要些什么,看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关爱,还是需要帮他解决问题。

E叫作“Empathize”。

用同理心的方式来沟通。

我们要用4C法则管教孩子。

1.沟通(Communication)

很多家长做不好,比如说:“你给我老实一点儿。”“你乖一点儿,要听话。”这几句指示都是含糊的,只是一种大方向,一种感觉。所以,沟通的时候,家长的表达要简短、具体和简单,比如说“不要打妹妹”“现在不能吃东西”“去洗洗手”。如果孩子不照做,你可以解释并且示范他应该怎么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