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过野 撩到你腿软[娱乐圈] 好生开车 说岳全传 轮回乐园 遮天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大奉打更人 我的女友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华杉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全文阅读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txt下载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最新章节

邪门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邪门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原文

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华杉详解

索,是求。隐,是隐僻。行怪,是行为怪异。述,是称述。

张居正讲解说,世间有一种好高之人,对于日用常行,还有大家都讲的一些简单道理,他都认为太寻常,不足以知,一定要去深求隐僻之理,要知人所不能知。对于日常当行的道理呢,他也觉得太寻常,不足行,一定要行人所不能行,以欺哄那些没见识的人,欺世盗名,以惑下愚。而后世也把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地传诵千年。不过,孔子却说:“我不干那样的事。”

索隐行怪,以惑下愚,这也是代代相传的毛病。所谓“舍其易者而不为,究其难者以为学”,对于欺世盗名的人来说,这诱惑很大;对于“下愚”的人来说,也很吃这一套。

比如学习“四书”。“四书”的道理,其实都极其浅易明白,中心思想就一个:要做到,要知道自己没做到,然后随时提醒自己做到,这就叫“知行合一”。但是,人们做学问,重点往往都不放在把那学问落实在自己行动上,而是放在如何知道更多上。不落实行动,而是想知道更多,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知道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于是就在那辞章之间,训诂、考据、拆字,弄出一通深僻精彩的道理来,然后便如痴如醉,沾沾自喜。

而听课的同学,也都追新逐异。如果老师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东西”,他就鄙视老师。如果这老师是一个索隐行怪、欺世盗名的人,讲解的东西跟他之前听过的都不一样,他就兴奋了。这都是只求知道得更多,却从没放在自己身上,想想要怎么去做。

有知行合一习惯的人则相反,他们不想知道更多。比如子路,得一善言,就要践行,要去做做看。这时候你要是接着讲下一条,他就会捂起耳朵:“别说!别说!刚才那条我还没做呢!”

我写过一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好多朋友读完之后对我说:“哎呀,华杉你这本书太好了!颠覆了过去好多看法!”这句话很典型,大家都想把前人的东西“颠覆”,要把一本书解读得跟谁都不一样。那我有没有颠覆呢?当然没有,我只是还原,把大家颠覆的东西再颠回去。在我那本书里,没有一句话、一个字的解读是我“自己的理解”,都是根据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和郭化若将军的《孙子译注》为标准来解读的。

在出版《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时候,编辑在书上写了一段文案:“华杉潜心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观点自成一家。”我看到那句“观点自成一家”,心里就嘀咕,对古人的东西,如果你的观点自成一家,那你肯定是错的。因为观点只有一个,是前人传下来的,你跟谁都不一样,就意味着过去两千五百年的往圣先贤全都错了,这可能吗?所以,第二次加印的时候我就申请把这句话删除了。

人们总追求把本来浅显的道理颠覆,要说出一番惊世骇俗的高论来。因为爱听这样高论的人太多,这个市场太大。这叫什么呢?孔子说,叫“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不是传播小道消息,而是在道上听来的道理,还没回到家,还在路途上,就赶紧把话又说出去给别人听了。为什么要说给别人听呢?是显摆自己有学问。他压根儿就没想去践行,就是想显摆,所以这道理别说学到自己身上了,都没带回家,就丢弃在路上了,所以叫“德之弃也”。那听来一句丢一句,总要补充新的啊,于是就索隐,就追新逐异。

那什么是行怪呢?就比如魏晋之风,竹林七贤那些事,故作惊世骇俗之举。如刘伶家里来客,他不穿衣服去见,客人不高兴地问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屋,房屋为裤,你自己跑到我裤子里来干吗?”这样的怪行,确实能载入史册,传诸后世。但传些怪行下去干吗?惊世骇俗的事,君子不为。这样的故事,为什么很多人赞赏呢?就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知行合一的意识习惯。有知行合一习惯的人,所有的学习都是切己体察,事上琢磨。要赞赏一件事,一定是自己马上准备照着做的。我若赞赏刘伶,那么以后我都光着屁股见客人。如果我不准备光屁股见客人,那我理他干什么?最后讲一个最典型的索隐行怪案例——大家都熟悉的“二十四孝”。

比如卧冰求鱼。说晋人王祥脱了衣服趴在冰上,用体温把冰融化了,抓鱼给母亲吃。这个故事太精彩了!这就是典型的“舍其易者而不为,究其难者以为学”。你要破冰,难道没有比用自己的体温更好的办法吗?可大家就吃这一套,这就是典型的“欺世盗名,以惑下愚”。而这位仁兄,居然就成了孝子的代言人,今天祖国大地上还塑有他的像。

另一个更邪门的,是埋儿奉母。说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粮食不够吃,为了孝敬母亲,他就把儿子活埋了。少一张嘴,母亲就有吃的了。这种反人类的故事,居然还在传诵,这已经疯狂和虚伪到什么程度?这根本已经不是人,而是魔鬼了,还有良知吗?

儒家思想很简单,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如果不准备把自己儿子给活埋了,你就不要去宣扬那些故事。

中国历代官方最反对的就是“淫祀”。淫,不是淫荡,而是过分,比如“淫雨连绵”的淫,就是过量的意思。淫祀,是不合礼制的祭祀。宣扬和祭奠这些人、这些故事,就是淫祀。婚礼闹洞房,也是淫礼。这些都属于中国民间文化中最愚昧无知的部分。

但是,这样的故事,为什么到现在还在宣扬呢?就是因为这种索隐行怪、欺世盗名、以惑下愚的人性弱点。人们习惯了宣扬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只要它够新、够特、够奇、够怪。这就是道听而途说,反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也没想过去照做,无所谓。

学问之道,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笃行。像二十四孝这种疯狂邪门的东西,稍微动用自己千分之一的智商去辨别一下,就能明白否定。可为什么到现在还在被称述?不是因为大家没有智慧去辨别,而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知行合一的意识习惯。如果我们无论学到什么都照做,不准备照做的我就不学,那才真是做学问了。

学问之道,光动脑子没用,脑子靠不住。用心也不够,心不知道放哪儿。只有动手,落实在行动上,身体力行,你才知行合一了。

喜欢华杉讲透《大学中庸》请大家收藏:(m.75zw.com)华杉讲透《大学中庸》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