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周医女行医记 >> 大周医女行医记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重生之女将星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单 江山为聘 帝宫欢 媚者无疆 火葬场来的这么快 寄余生 残疾战神嫁我为妾后 嫡谋 
大周医女行医记 落雨秋寒 -  大周医女行医记全文阅读 -  大周医女行医记txt下载 -  大周医女行医记最新章节

第五十八章小小规划(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第58章

葛麻子家中,葛如沫和葛麻子对坐着,放在两人手边的茶已经喝掉了大半杯,显然她来此拜访的时间不短了。

“陈省之陈大夫也会前来坐堂。”葛如沫淡淡地宣布了这一尚未公开的消息,这便是陈省之给她的答复。

要招揽人才,适当地展露下自己的实力是很有必要的。将此事透露,能增加一些说服力。再者,这也是事实,说与不说,那天旁人都会知道。

可惜的是她到来的时间尚短,加上先前去汝阴县治病的事并未流传开来,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她的医术水平如何,外人很多都不为所知。再说了,也没有自己直接夸自己往脸上贴金的,所以只能从侧面表现一下。

但她不知道,葛麻子知道的事,远比她以为的要多得多。

葛麻子见她陈述事实一般,眉宇间并无得色。思及陈省之,不由得心生一种同病相怜英雄迟暮的感觉。

陈省之不管因何种考量,要并入前徒弟的医馆,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事你考虑一下,三日后给我答复就可以了。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我送你。”

“好了,送到这里就可以了,请留步。”

葛麻子一进屋,葛升平立即从内屋钻了出来,“叔啊,你真打算屈尊在一个黄毛丫头手下啊?”

葛麻子给自己倒了杯水,没搭理他。

“叔,你真是能忍,几年前陈省之一来这里就抢了你的饭碗,你不让我动。好,我不动,好歹那会你和他还算平起平坐。”葛升平满腹的怨气,直接叨叨开了,“如今可好,他徒弟更是厉害了,直接聘请你当她手下了,还不是坐堂大夫,只是个拣药的。叔,你就是太妇人之仁,太没有进取心了,才会让他们一个两个地骑在你头上。”

葛长平一口气说完后,整个人没形象地直接坐在地上,“叔,你的心咋那么大呢?换了我,一定吞不下这口气的。”

不怪他怨气那么大,而是那陈省之没来之前,整个上藜村就他叔一个赤脚大夫。他叔没有儿子,作为唯一的侄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可是自打陈省之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他口袋里就没再装过一两以上的银子!偏他叔还不许他打什么歪主意。

葛麻子喝道,“住嘴,你要是再说下去,今年的赋税公粮就自己交。”

葛升平说的拣药的,其实是拣药师。刚才葛如沫已经说得很明白,他的医术当青囊医馆的坐堂大夫是不够格的,但他可以一边拣药一边学。他这把年纪了,学医术倒是其次,能有份稳定的工作是很不错的。再者,葛如沫也不限制他行医,只不过是不能打着青囊医馆的名头罢了。

葛长平一听到葛麻子露出不再照拂他的意思,顿时大惊失色,“别啊叔,我这不是为你打抱不平嘛。”

葛麻子肃着脸说道,“我的事用不着你操心,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医馆人事方面的问题,被葛如沫逐一解决。煎药房工作的事情她问过葛根妻子陈氏和她大伯娘罗氏的意思,她们都很愿意。葛如沫抓紧时间给她们讲了一些大致的药材的煎制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医馆需要的人员都按照葛如沫先前的预想被她招揽回来,并准备就绪。

盖房子的进度进行得很好,估摸着差不了几天就能完成了,一直帮忙的葛根也抽了点空来关心她房子周围的几亩地。

“小五,下半年你房子边的那几亩地打算种些什么?得给你留些好种子。”葛根问,“玉黍,番薯还是麦子?”

玉黍就是玉米,玉米和红薯是在武成帝亲政后第三年由官府鼓励民众大量种植的,两种食物的高产量,大大地解决了国内百姓的温饱问题。使得即使遭遇灾年,饿殍也少于前朝。

玉黍番薯这些农作物,按之前的历史发展,是在明朝才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大周得以那么早引进,不用说,这些东西又是荀晋的功劳。可惜自己未能早些过来,不然能见一见也是好的。

“小五?小五!”

见她像失神一样,葛根连叫了她两声。

“啊?”葛如沫回过神,想了想,“葛根哥,你帮我准备些玉黍种子就行,其他的就不用了。”

葛根拧着眉说,“可是你那几亩地,旱沙地种玉黍还行,可你那地还有一些是低洼的积水地啊,种玉黍不成的吧?不然种点水稻吧?虽然土质不佳,收成不会太好,终归是有点收成的不是?”

葛如沫摇头,“葛根哥,粮食我是不打算种了。”

葛如沫的话让他吃了一惊,“你不种粮食!那你种什么?”

“我打算种些药材。”这是她买下那地后不久就有了的想法,她想把上藜村乃至清河镇弄成一个药材产地。特别是在她查过县志,又去过山上查看过本地的野生药材之后,这种想法就更浓烈了。

说到种植药材,不得不得到一个名词,道地药材。

所谓的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关于道地药材,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唐代的孙思邈,他在千金翼方中论‘药出州土’,当时唐朝将行政区划为十三个‘道’,他便以‘道’来归纳药材产地,强调用药须知所出土地。而在明代的本草品汇精要中,在药物条文中设有‘道地’专项。其后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中有‘好道地药材’一语,这些都说明了人们渐渐地认识到药材产地和质量的关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