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个投资家的20年(第2版) >> 一个投资家的20年(第2版)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嫡嫁千金 遮天 遮天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 过野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茕茕 寂寞少妇的诱惑 美丽新世界 
一个投资家的20年(第2版) 杨天南 -  一个投资家的20年(第2版)全文阅读 -  一个投资家的20年(第2版)txt下载 -  一个投资家的20年(第2版)最新章节

一个投资家的20年(2/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最早读到关于投资的书,是我父亲买的《在华尔街的崛起》(One Up on Wall Street)一书。1990年,此书中文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标价4.90元,作者之一是美国传奇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这本粉红色封皮的书历经20余年的时空变迁,如今仍奇迹般伫立在我的书架上。当时读的时候,我对于里面说的很多东西都不太懂,印象最深的是,林奇买的第一只股票叫飞虎航空,该股票在两年时间内从7美元涨到32美元,这解决了林奇的学费问题。他自豪地写道:“可以说,我是靠飞虎公司的‘奖学金’读完了沃顿商学院的课程。”没想到在仅仅时隔8年之后,我有了与林奇近乎相同的经历。

(二)股市提供的留美奖学金

与今日争相报考公务员的风气截然相反,20年前社会流行的是“下海”,很多热血青年辞去公职、跳出体制追寻理想。1991年,我也加入了“10万人才下海南”的大军。

到达椰风海韵的海口,第一天晚上遇到一个个子不高、戴眼镜书生模样的人,给我讲《易经》,他叫潘石屹——后来的SOHO中国董事长。老潘精于数字与市场,口才绝佳,好交友,跟他走在大街上,常是三五分钟就能遇到个熟人。后来老潘推荐了一个戴眼镜瘦瘦的年轻人,是人大的研究生,当时研究生还是很稀少的学历。他坐在院子里简易的凉椅上,守着陈旧的机器,对我谈中国的未来,他叫易小迪,现在是阳光100的董事长。再后来,见到理想丰满的冯仑(后来万通的董事局主席)、目光深邃的王功权(日后著名的风投大佬兼2011年更为著名的“私奔帝”)。总之,当时他们没房,也没有什么钱,不确知未来在哪里,有的只是青春、热情、干劲与理想,但是年轻的他们仅仅是暂时的“贫”,却不“穷”,虽然没有钱财,但胸怀远大。在之后的20年中,他们将理想演绎成了现实。

与热血青年的交往对于我后来的投资水平的提升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当时中国的股票市场还仅仅局限于深圳、上海两地,其他地方的人很少了解。第一次股票启蒙应该是听当时海南证券董事长张志平讲股票,他后来在中国证监会任职。当时令我印象深刻的关于股票的书是水运宪写的《股票,叩击中国大门:深圳股市大震荡》,但他日后并不以财经文学闻名,很久以后才知道《乌龙山剿匪记》是他的代表作品。

我实际进入股票市场的时间应该是1993年,北京投资者成规模地接触股市基本上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因为当时北京的天龙、天桥公司上市了。我最初入市,实际的原因与所有人都一样:能在股市投资赚钱,还不需要特权,不需要关系,不需要送礼,实在是太好了。股票投资的“低门槛”让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能没有阻碍地进入股市。

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明白,股市的“看似低门槛”其实害了很多人,并令许多人前赴后继、执迷不悟。在这个方面,股市的确有与赌场相似之处。视股市如赌场却还在里面掺和的人本身就是赌徒,小赌怡情倒也罢了,想通过赌博取得财务成功无异于缘木求鱼。

最初开户是在华夏证券东四十条营业部,当时经常见到的负责人之一是范勇宏(他后来是华夏基金的老总),还有忙碌的著名股评家赵笑云,那里还有当时籍籍无名、日后却名满江湖的人——姓王名亚伟。

当年入市并不是个好时机,1993年春天上证指数达到1500点,相隔12年之后的2005年上证指数为998点,跌了1/3;相隔19年之后的今年(2012年)春天,上证指数也不过才2200点。当时,整个社会都在摸索中前进,大家实际上都不明白股票到底为何涨跌,于是,各种今天看来甚至莫名其妙的理论活跃于媒体及市井。有兴趣的读者如果翻阅1996年之前的证券类杂志,会发现当年的振振有词,今日看来多是妄言与臆断。

A股在1993年春天达到1500点之后,次年悲惨地跌至300点,这是个近乎浑浑噩噩的阶段。1993~1995年,我也像现在很多人一样处于“玩一玩”的阶段,没有多少钱可用于投资,跌了固然不高兴,但不至于跳楼;涨了兴奋一下,也解决不了问题。

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我通过认真工作积累着日后被称为“本金”的东西,同时继续如饥似渴于各种可能得到的关于投资的书籍、文字。在互联网尚未出现的日子里,文字信息的获取成本比今天高很多,去新华书店看书,常会舍不得买,为了省下存自行车的2分钱存车费,需要将自行车停在远远的不要钱的地方,再折回书店,好在那时已经开架售书了。即便去图书馆,基本上也是站着看书,舍不得从书架走回座位的时间,这也渐渐养成了飞速阅读的习惯。

这种黑暗中的摸索持续到1995年,那时有关巴菲特的文字首次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如同黑屋中忽然射进一道灿烂的日光,又如茫茫暗夜中的航船发现了指路的明灯。这本书就是后来的《巴菲特之道》(又译为《股王之道》等),他的诸如“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好企业好价格”等投资理念,现在尽人皆知,但当时简直是天外来音,闻所未闻。时至今日,关于巴菲特的书籍占据着我的书架,达百余本之多,中英文皆有。对于巴菲特的景仰之情在多年之后融入我写的《巴菲特,生日快乐!》一文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