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把大师挂在嘴上 >> 把大师挂在嘴上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大奉打更人 遮天 轮回乐园 斗破苍穹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都市之破案狂少 好生开车 神墓 诡秘之主 
把大师挂在嘴上 徐则臣 -  把大师挂在嘴上全文阅读 -  把大师挂在嘴上txt下载 -  把大师挂在嘴上最新章节

转身(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转身

——我的文学自传

连阴几天,天晴了走在太阳底下,不小心就看见了走在前面的影子。忽短忽长,走得比我慢,比我胖,比我难看。它让我觉得陌生,觉得自己很陌生。我停下来看着它,想了一会儿,心里说,你已经二十七了。是啊,我已经二十七岁了。过去的很多年里,我常常都是在看自己影子的时候,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年龄的。你突然发现了一个正在改变的自己。然后开始想,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呢,十年,二十年,二十七年。怎么一晃就到了现在。我不是那种要时刻检点自己的成绩才能活下去的人,只是有点莫名其妙,就像不知道是怎样跨进了一个门槛,先抬的是哪只脚,为什么要跨进来,跨进来又是怎么继续往前走,然后又开始跨另一个门槛。一个又一个,都没想明白,就跨了二十七年。看着影子的时候,我其实是想搞清楚自己是怎么跨过来的。

就像写作,我也常常琢磨,我是怎么就写到了二十七岁。

往回数,让我觉得跟写作有点关系的事,应该是高二时的神经衰弱。那时候心悸,一到下午四五点钟就莫名其妙地恐惧,看到夕阳就如履薄冰,神经绷过了头,失去了回复的弹性,就衰弱了。完全陷入了糟糕的精神状态中,没法跟同学合群。那种自绝于人民的孤独和恐惧长久地支配我,睡不着觉,整天胡思乱想,恍恍惚惚的,经常产生幻灭感。写日记成了发泄孤独和恐惧的唯一方式。从高二开始,一直到1997年真正开始写小说,我写了厚厚的一摞日记,大概就是在日记里把自己写开了。日记里乱七八糟,什么都记,想说什么说什么,怎么好说怎么说。后来回头看看,很多现在的表达,包括形式,在那些日记里都能找到差不多的原型。然后看小说,开始尝试,就这么顺下来了。高二时写过一个短篇,几千字,模仿的东西,名字也学生腔,都想不起来为什么要取那样的题目了。接着高三,压力大,情绪更加低落,看张爱玲、苏童解闷,又开始写。好像写了一个中篇一个短篇,还给一家杂志寄去一个,当然是石沉大海。眼巴巴地盼了一些天,就老老实实去看书了。

我一直想当个律师,高考的志愿一路都是法律,只在最后的一个栏目里填了“中文”。填得很随意,觉得若是落到了这个地步,学法律大概也没什么意思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就这么一个“中文”,还是进来了,所有的“法律”都不要我。进了中文系我颇有点悲壮,整天往图书馆跑,看了一大堆小说,但到底想干什么,心里没数,小说也写,那更多是习惯,觉得应该写点东西而已。

正儿八经开始写小说是在大一的暑假,1997年7月。我一个人待在学校里看书。黄昏时分看完了张炜的《家族》,半个天都是火烧云,我在空旷的宿舍楼门前走来走去,想找个人说说话。我得告诉他,我要当作家。尽管在此之前,我的小说已经有点样子了,但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什么作家。看完《家族》,一下子体会到了表达的自由与美好,我觉得我经常胡思乱想的东西,很多都被《家族》说出来了。我找到了小说与我之间的关系,那种把人一下子洞穿的感觉,我想我应该成为一个作家。就这样。开始把小说当成事来做,心无旁骛,做得很认真。我可能是那种喜欢一条道走到黑的人。那时候的阅读量现在看来,几乎是可怕。看完了就写,很受马尔克斯影响,大二开始写一个长篇,年少轻狂,打算揭示鸦片战争以来整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并为此激动得常常睡不着觉,半夜想起来一个好细节,没有灯光,就趴在床上摸黑歪歪扭扭地写,第二天誊抄。没写完,只有几万字。现在还保存着,依然喜欢那个题材,以后应该会接着写出来的,因为现在回头看,还觉得挺有点意思。后来到了南京念大三大四,所有时间都用在读书和写作上了,写了不少,也开始发表小说。慢慢就上路了。

也仅仅是上路。小说是个跟年龄有关的艺术,像略萨说的,没有早熟的小说家。2002年我来北大读研,开始“悔少作”,觉得二十四岁之前写的东西实在不值一提。那些小说还很虚弱,现在重读,总觉得当时没使上劲,也不太知道怎样才能使上劲。完全是稀里糊涂地写,“写”成了最重要的事。写作的速度也比较快,除了发表的,现在手里还堆了二三十万字的旧稿,前些日子我把它们翻出来,有的还有点意思,但是懒得修改。只能废了。

在北大的这三年,学到了很多东西,北大给我的,北大的先生们给我的,我的导师给我的,还有一些作家朋友给我的,不仅对深人理解文学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面对世界的方式。我的写作慢下来,慢得心里踏实,一步一个脚印,逐渐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而不是车间生产的快感。

此外,也解决了一直折磨我的问题,就是理论和创作之间的矛盾。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路数,刚进北大的那一年,我很为此痛苦。写小说和散文,要感性,要形象和细节,睁开眼你得看到大地上一片鲜活的东西;但是搞理论却不是,你要逻辑,要推理,要论证,那东西本来就不是个好啃的骨头,而且理论更替的速度又比较快,要跟着大师跑,想着他们是怎么把这个结论捣鼓出来的,再考虑怎么把它化为己有。刚开始我真是不适应,觉得自己的眼光放出去都是直的,干巴巴的,脑子也是,一条直线往前跑,整个人都有点侧身走路的味道,反正从里到外都被抽象过了。大概一年半后情况有了改观,在两种思维和文体之间的转换相对轻松和容易了,想写小说就可以写小说,该写论文就写论文,基本上感觉不到有多大冲突,说到底它们不过是面对世界和表达自己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基本上解决了两者的对立状态,生活又重新好起来。写一段时间小说,停下来看看理论、做做批评,既是休息和积累,也是补充和提高,接着再写。创作和理论之间有了一个不错的互动,逐渐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