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苏轼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铁血东北王 二战之无限兑换 唐砖 赘婿小说 大魏宫廷 晚明 明末边军一小兵 娱乐春秋 覆汉 抗战之最强西南王 
大宋苏轼 凤岛 -  大宋苏轼全文阅读 -  大宋苏轼txt下载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第63章 一生知己有斯人(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第63章 一生知己有斯人(一)

王淮送走苏轼父子,有件心事并未就此放下。翩翩少年那小计谋小聪明小情绪甚至小无赖,推开了他的梦之门,天之门。当他再次经过龙湫潭时,满眼的细草微风,涧水潺潺。行数十米,山青如黛,群花杂树中飘着一丛丛乳白的花,两瓣平举如翼,一瓣悬月如尾,一瓣如玉颈奋前,此花清香馥郁,形如飞凤,山人称奇花为“飞来凤”,此花是侄女王弗心爱之物。他习惯地拂掌,潭水拖着小鱼的影子,在他身下停顿,似乎想留下他问句话,那苏公子题写的“唤鱼池”,切否?“切否,切否!”。王淮流连在月光下的花丛,在月光里边走边叨念着,“唤鱼池,切否,切……,切呀!”

这龙潭湫,传说当年,王淮所在元生村村民,皆以渔钓其间自给自足,至冬季筑个小围堰于潭外,尽放潭水,欲涸泽而渔。王淮祖上见两大黑鲤鱼,先是跳出堰外,乘着水又跳入潭中,反复三番四次,祖上心生疑窦,暗自观察其所为。原是鲤鱼生数百尾小鲤鱼在一泥洞中,不能出。所以夫妻二人来往且衔且走,身处险地而不顾。祖上慨然而叹,可怜天下父母爱子心,万物一也。于是用簸箕悉数将小鲤鱼运出,不再放水抓鱼。这潭水中的鱼也就兴旺,凡是人来击掌,鱼儿则缓缓从洞中而出。侄女王弗叫这潭水“唤鱼池”,真是韵成双碧啊,“高唐之女,偶化鱼游,为君所得。”兄长王方所托总算有了着落。

开始准备好爱上生活之前,先准备接受你。愿只愿你能听懂我的心语,一同感受人生旅途的风雨。至和元年(1054年),苏轼结婚了,开始了他“君与轼琴瑟相知仅十年有一”的婚姻生活。那一年王弗16岁,眉结难舒,“如峨双眉常带绿。”

至和二年,子由完婚。苏洵要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带着酒里的草色,苍天的蓝和厚土的黑,带着豪气与忐忑出川入仕,一夜成妖。

出川前,老泉带领两个儿子去见一个人--户部侍郎益州知州张方平。

新正刚过,立春日前夕,知州刚写就一篇《名茶贴》,是请好友帮为买茶的。茶贴为集书、信、贴于一体,请人喝茶买茶的一种邀请形式。好的书法,精练语言,美的帖子,是那个时代茶文化的外在表现。“贤郎在恃下,留巴蜀也。今有慰疏,告为附达,宠惠名茶,不任愧感愧感,中间示谕,新制火炉,告今买两所,因便寄及为幸,方平启。”一张粉花白笺纸上,知州用行书写就,正和参军们一起欣赏。方平反复看着这幅信笔写来一气呵成的手札,疏密奔放,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只是隐约有的地方用笔有点不妥,究竟何处也未可知。正在反复逡巡,门人来报,苏家父子已在门前等候。

知州命人快快请入。自去年雷简夫来信举荐,张方平始对苏洵上心留意。苏洵在《衡论》中论及成都以及农智高叛乱事,方平印象尤深:…淳化中,李顺窃发于蜀,州郡数十望风奔溃,近者智高乱广南,乘胜取九城如反掌。国家设城池,养士卒,蓄器械,储米粟以为战守备,而凶竖一起,若涉无人之地者,吏不孝也。”

早在知州来成都前,流言纷纷,传叛匪农智高将从南诏入寇,成都守备急调兵筑城,民大惊扰,日夜惶恐。朝廷也发陕西步骑兵相助,命方平便宜行事。方平料此为流言,途中遇见士卒即遣回原处,尽罢工匠役夫。其时正当上元夜,张灯结彩,城门大开三天,蜀中百姓遂安。

喜欢大宋苏轼请大家收藏:(m.75zw.com)大宋苏轼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