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苏轼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铁血东北王 唐砖 二战之无限兑换 赘婿小说 晚明 大魏宫廷 覆汉 赘婿小说 明天下 北洋反动派 
大宋苏轼 凤岛 -  大宋苏轼全文阅读 -  大宋苏轼txt下载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第28章 禄星送子下凡尘 (六)(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第28章 禄星送子下凡尘 (六)

老泉将那幅画安置好,抱在怀中,像是完成了某种秘密的交接仪式。放下了一生的担子般轻松。回到家里,夫人程氏带领一家子接出村头,如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父亲苏序吩咐别出一室,将送子图安放,摆好香案,早晚供奉。

呜呼!十国江山多少凋零,片时兴片时毁;人生多少可歌可泣,虽看得分明,却猜错原委。琴声泠泠,筝声袅袅,捻挑间真个苦雨痴情。密集的人流,撕裂的北风,但我还是一眼认出你,那积趱了千年的爱和仰视,藏起一幅画,捡起一份云开月明。斯人也,不及闻达于世;斯人也,不及驱策于君,人过强仕之年,或者是知命而不服命者,猬集于眉下之城,苏老泉是也。

青城山下,老泉在九九重阳游历道观的这份感慨流连于曲径水榭。千年之下,道观多已不存。在唐开元十八年前,本为青城道教核心的天国山,自原古丈人观宁封像移至鬼城山后,天国山宫观遂荒废,罗山古迹湮灭无闻。本是青城八大洞之首的太一洞,青城七十二小洞之一的薛仙洞竟被后人称为“七仙洞”。如陆修静所料:“道教为佛所乘”。就他的庐山简寂观来说,早已败落空寂,不知就里。明人王思忍空生悲叹:“简寂元名观,于今寂更芜。问松寻道士,指瀑失田夫。古鼠巢萝殿,荒鸡叫草厨。”

可是那七星棋布的岩峰,无限风光的仙人洞,等待一阙摇篮曲的时光,一曲悠扬送生命上云端的梦。青城山上的薛仙洞在苏洵访问后的九百多年,公元1989年4月,当地政府对“七仙洞”进行修缮,26日午时,公务人员在当地故老指引下,持灯入洞,攀岩而进。屈曲探看左右逢源,与往日入洞无异,没有新发现。由洞里出来,四月的青城山一时暴雨如注,原本晴日当空,艳阳高照的天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一行人避雨农家院,吃过午饭,这片古称青城罗山的山野,遍野漫染重生的羞涩与丰沛。“不好啦,不好啦,大水将七仙洞冲垮了,有一块石碑露出来啦!”石匠边跑边喊,慌忙来报。众人急忙返回“七仙洞”,只见洞中原本光洁的照壁塌落一地的泥石,露出一块石壁来,以灯照之--《薛仙洞记》古碑从天而降,薛仙洞往事历历,千年前青城罗山揭开雾纱,又回到了现代人的面前:“蜀之岷山多洞府,昔杜光庭所记,青城山有七十二小洞,应七十侯,有八大洞,有八节,亦应八卦。罗山太一洞居八大洞之首焉…..”

后世四川通江人李善济,在清宣统二年(1901)撰写一幅长联纪念青城山往事。此联原题于天师洞,后转移至蟆颐观(今称建福宫)。原联三百九十四字:

上联

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雪岭光腾,红吞沦海;锦江春涨,绿到瀛洲。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从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真墙堵耳。回思峨眉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檐卜冈,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渚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

下联

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官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莫道赵昱斩蛟,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缥缈若遐荒事。兼之花芯宫词,巾帼共谯岩竞秀;貂蝉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往。休提说王柯丹鼎,谭峭趿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待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

今人景常春在《青城山第一长联释评》中对此联译成现代文如下:

上联

追思大禹导江治水而奠定的岷山山脉以来,西蜀平原真是个富饶美丽之地。从南北西东望去,或远接衡山湘水,或遥连陕陇高原,或通向康藏边陲,或达于群山耸峙的燮门、巫峡。一片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青城沃野,无比幽美壮观!我穿上游山鞋,试着攀登到上清宫后面的顶峰,居高环视,万象森列。看呀!雪山映着太阳,满天红霞胜过广阔的沧海;锦江春水奔流,把平原的翠绿带到瀛洲。此处山耸势高,似乎伸手即攀到九天的井星、参宿;时光不久,却像踏遍了《庄子》寓言中的两个国家。但是,无奈远古蚕丛称王之地毕竟道路艰险,怎能寻找神仙贮藏嘉禾的宝库啊!只有丈人峰迎面壁立而已。回思起我游踪所到之处,有峨眉山的秋月、玉垒关的浮云、剑门岭的细雨,好像通通还在我衣袖之中萦绕,而今到这以幽著名的青城山来,风光真是别具一格,它的幽静远非一般的名山可比。更何况还有神灯点点闪闪,好似群山百灵朝拜,又与道观燔柴祭天的火光先后出现,明灭相映;六时泉四季不涸,疑心那是仙人宁封真君所吐的灵液;唐代杜光庭的读书台,遗迹尚存。青城山本是道教圣地,飞赴寺的和尚怎可在此跋扈嚣张!我继续逍遥自在地前行,登上薝葡岗,渡过芙蓉岛,我虽看清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但一下子却难于游遍。山上道院处处,玲珑的楼阁交互隐现。如今我有幸能踏着青山翠崖,亲历观赏,自然引发我的思古之情。试问,当年少昊和禹舜降生地的华渚、姚墟,而今在哪里?铜铸的唐明皇的像,应该宛然尚在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