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遮天 嫡嫁千金 大奉打更人 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 撩到你腿软[娱乐圈] 过野 我乐于助人的室友 吞噬星空 重生之女将星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 许知远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全文阅读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txt下载 -  东方历史评论合集(共三册)最新章节

尚武思潮与晚清军事近代化(2/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表二:绿营、新军、北洋海军士兵与非军人年平均收入比较(1904年)(单位:两)

(资料来源: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第483-496页

从晚清士兵的经济收入来看,原绿营兵收入与佃农、自耕农下层或工人中的最底层接近,而新军士兵收入则普遍接近或超过自耕农,与工人中上层相当。“当时经济生活一般水准低下,每兵月饷四两五钱,视自由职业收入亦无逊色”

。总体来说,“湘军、淮军、海军、新军士兵的经济地位居于晚清社会的中等水平,部分甚或略偏上;绿营、八旗和防、练军士兵的经济地位接近于或略高于当时社会的一般水平”

甲午战后,清政府大力编练新军,从新建陆军、自强军、武卫军到全国各省编练的新式陆军,饷额都比较高。而且,清末新军士兵所得粮饷除了自己在营开销外,每人每月还可节余2两左右。如北洋新军士兵从入伍3个月后开始留饷至6个月,由各营统一寄送其家属。即便这样,士兵手中每月仍可余银将近1两。新军官兵在伤亡抚恤、家属优待、免除赋税等方面也都享有了旧军人所没有的待遇。当然,由于清政府库银紧缺、勇营部队自筹粮饷不力,上级克扣以及政府推行以钱钞和制钱代替折饷银等因素,使得晚清军官的实际法定收入只占饷章规定的8成左右,士兵实际法定收入更少一些

(二)提高武职品级

在以儒家为道统和士为四民之首的社会结构中,人们习惯于靠饱读诗书通过科举入仕,行伍入仕并不被大众普遍认同。“盛世的文官重于武官,同品的文武二员,文员的地位总是高些”

,有时正一品的武官提督受一品文官总督的节制,甚至连二品巡抚的地位都不如。湘军崛起虽使湖南人产生了当兵从仕的热潮,然而,许多湘军军官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多少自豪感。比如刘铭传身为武官却感到严重自卑,直至他设法改任文官之后才找回内心的平衡

。淮军统领周盛传官至直隶提督从一品,仍发誓不让自己的子孙再入营伍,而要他们“抑方刚之气,读有用之书”。

甲午战后,晚清政府以新军编练为第一要政。但八旗、绿营、练、勇和新军的军阶却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只有经制八旗兵与绿营的军官才有官阶,并且比高贵的文职官阶地位普遍要低。清廷认为必须提高新军军官的品级地位,否则新军编练工作很难开展。1904年12月朝廷批准了练兵处与兵部会奏的新军官职章程。新军官职的设置,结束了新军军官沿用绿营官阶,或身任武官却用文职官阶的现象,使文武官职的对比明确化、正规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军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表三:文武官职对照(1904年)

(资料来源:《光绪政要》卷30;郭松义等:《清朝典制》第272-279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武官的地位明显高于文官,过去一个道员(文职正四品)加兵备道衔即与总兵(武职正二品)平行

,而现在仅与管带平起平坐,一个队官的品级竟与知县持平,兵头将尾的副目则与县衙的巡检相当,甚至列兵也有从九品的头衔

,充分显示了官兵地位的提高。

(三)寓征于募

兵役制度与军人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秦朝实行征兵制,每位身体健康的男子一生中都要服两次兵役。隋唐时期为实行府兵制和募兵制。宋代依然实行募兵制,但募兵主要对象为“失职犷悍之徒”,兵之多寡,不关于国之盛衰,国之存亡不关于民之叛服。募兵之数日多,养兵之数日浩。结果“民不知兵,官不知兵,即兵亦不自知其为兵”

。兵始终处于主流社会之外,成为边缘人。有清以来,八旗、绿营实行落后的世兵制,老弱之兵充斥营伍。湘、淮军实行募兵制,初期曾显示一定优越性,但日久疲生,纪律日趋松弛,战时临时招募,兵员质量得不到保证,也缺乏必要的训练。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军队虽然装备了与敌人同样先进的武器依然一触即溃。人们纷纷探究其原因,认为“兵与民分,则尚武之能力薄;兵与民合,则尚武之能力宏”

。长期实行募兵制,召募来的士兵,大半来自市井无业游民,体力薄弱而不堪劳苦,秉性狡黠而不肯死战,嗜好太深而不能忠守。来如乌合、去如鸟散,平时无事,坐食饷粮,鱼肉乡里;一旦临阵,望风先溃,抛戈而逃;遣返之后,骚扰百姓,贻害地方。这样的军队不足以为国家之干城,且前有养兵之费,后有遣散之难。民不愿为兵,兵也难复为民。募兵制既浪费国家财政,又带来社会不安,弱化了军队战斗力。

一些先进人物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全民皆兵”才是振奋军队、高扬尚武精神的根本。欧西列强“其兵制最为美善,不惟步武我国三代寓兵于农之遗意,抑且广兵于士工商贾”

。日本舍募兵用征兵,在法律上规定国民皆有服兵役的义务,其国民矜尚武功,人人以入伍为荣。1895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就主张“以民为兵”。时人强调,“现在国难日形严重,决非青年沉醉歌舞之日。凡我青年,万不要以穿上军衣为耻,工作军中为苦;都应个个受严格地军事训练,借以锻炼身体,去应付我们的严重国难”。陈天华呼吁:“若不仿照外国的法子,人人当兵,把积弊一切扫除,真真不可设想了”,“这当兵二字,是人生第一要尽的义务。国家既是人人有份,自应该人人保守国家的权利;要想保守国家的权利,自应该人人皆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