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故乡 >> 梦故乡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嫡嫁千金 遮天 大奉打更人 撩到你腿软[娱乐圈] 茕茕 陪读妈妈 吞噬星空 寂寞少妇的诱惑 我乐于助人的室友 
梦故乡 汪曾祺 -  梦故乡全文阅读 -  梦故乡txt下载 -  梦故乡最新章节

何时一尊酒 重与细论文——陆建华《全国获奖爱情短篇小说选评》代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何时一尊酒 重与细论文——陆建华《全国获奖爱情短篇小说选评》代序

建华的《全国获奖爱情短篇小说选评》编成,来信嘱我写一篇序。我以为,从新时期十年获全国奖的短篇小说中,挑选出一部分爱情题材的郑重地推荐给读者,并对这些作品从思想到艺术进行细致评述,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只是我对这些小说读得不全,故只能说一点不着边际的话,说一点我对评论的看法。如果能和建华的文集有一点关联,那就算歪打正着了。

曾有搞评论的朋友问我对当前的评论有什么看法,我说主要缺点是缺乏个性。评论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看风使舵。评论家应该独具只眼,有自己的创见。评论家应该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有自己独创的说法,要能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来,即使片面一点,偏激一点,也比淡而无味的温吞水好。“评论”从某个意义来说,就是“发现”。徐悲鸿发现了齐白石,发现了泥人张。他把齐白石和泥人张都抬得很高。他说齐白石是一位大师(齐白石在当时的名气还不太大),说泥人张是中国的米开朗基罗。有人说他推崇得太过了,徐悲鸿说:“我对自己的讲话总是负责任的。”我很欣赏徐悲鸿的这种态度。“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评论家应该有这样的热情。评论文章要能使读者感觉到评论家这个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才能使读者觉得亲切,受到感染。有些作家的作品可以不用署名,一看就知道这是某人写的,评论家能做到这样的似乎不多,这是很多人不爱读评论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建华的《选评》所选择的作品篇目看,他只选了16篇作品,不是把所有获奖的爱情题材作品都搜罗进来,一视同仁,平均对待。而是宁缺毋滥,我以为这态度是好的。既有取舍,一定有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公认”,而是“只眼”。自己觉得对哪些作品有话可说,于是去评定一下;有些作品尽管声誉很高,但觉得对它说不出什么新鲜的意思来,便落选了。这样,这本评论集就很可能有点个性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评论和鉴赏分了家了,我认为还是合起来好。大家都说现在的评论有一个模式,即上来先用相当多的篇幅谈作品的思想内容,当中谈一点艺术特点,最后指出作品的不足。其实何妨颠倒一下呢,先从作品塑造的形象入手,再来探索形象的思想内涵?记得李希凡同志写过一篇文章,提出评论也要有一点形象思维,我是很赞成的。恐怕不是需要有一点,而是首先要从形象接近乃至深挖这个作品。作者在形成作品的时候,一开头总是感性的,直觉的,在感情里首先活跃、鲜明起来的是形象;读者接受一个作品的时候,开头也总是感性的,直觉的,使他受感动的是形象。这样才能造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完成全部创作过程。为什么我们的评论家总是那样理智,那样冷若冰霜,对着一篇作品,拿起手术刀来一刀就切到作品的思想呢?这种“唯理”的评论是不能感人的。——评论也要使人感动,不只是使人信服。至于“不足”,任何一篇作品都是能够指出不足之处来的,但是我觉得评论家指出作品的不足往往没有多大用处。评论家既不能自己动手,把这个作品改一改,把不足之处弥补起来;作家也未必肯采纳评论家的意见,照他的意见改写作品,即使评论家指出的不足是有道理的。我不是反对任何一篇评论指出作品的不足,但不赞成每一篇评论都有这样一个尾巴。篇篇如此,让人感到无非是为了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我过去读建华的评论,尚无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之感。却能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自己对作品进行认真揣摩后的具体感受,从而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这是建华的评论文字长处所在吧。

中国的评论大都只评作品,很少涉及作者。其实,作品的风格和作者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蒲封说过:风格即人。如果在评论中画出一点作者的风貌,则评论家就会同时成为作者与读者的挚友,会使人感到亲切,增加对作品的理解。我曾读过肖伯纳写的一篇对一个著名摄影家的评论,几乎没有一句谈到此摄影家的作品,只是说他开了一家旧书店,有人去买一本书,他书店里没有,告诉买主,他要的那本书写得不好,他可以另外给他介绍两本同类的书,买主看了,很满意;他的旧书店里还卖文物,这都是他花了不多的钱搜集起来,但是一经他品评,就会变得很名贵。这样,我们便知道此人的艺术趣味很高,至于他的摄影的不俗,就不言而喻了。我觉得这样写评论,是很聪明的写法。中国的评论家不太善于知人。我希望建华能多和作家交交朋友,这样,就有可能用精炼的笔墨勾画出作家的笑貌,并以印证他的作品。一个评论家也该学会一点小说家的本事。

最后一点,我觉得评论文章应该像一篇文章,就是说要讲究一点语言艺术,写得生动一点,漂亮一点。中国的评论似乎已经形成一种通用的文体,都有那么一股评论腔,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八股气。评论家好像大都缺少幽默感。有的评论家在平常谈话时也还有风趣,到了写评论的时候,就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起来,如我们家乡所说的:“俨乎其然”,“板板六十四”。我希望我们的评论家能够松弛一点,随便一点。晋朝人手挥麈尾,坐而谈玄;杜甫诗:“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我以为那是蛮舒服的。中国的评论家文章写得活泼的,据我所知,有刘西渭(即李健吾)先生。建华不妨把他的《咀华集》和《咀华二集》找来看看。

建华是我的小同乡,都是高邮人。说起高邮,很多人只知道高邮出咸鸭蛋。上海卖咸鸭蛋的店铺里总要用一字条特别标明:“高邮咸鸭蛋”。我们那里的咸鸭蛋确实很好,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会冒出来。不过敝处并不只是出咸鸭蛋,我们家乡还出过秦少游,出过研治训诂学的王氏父子,还有一位写散曲的王西楼,文风不可谓不盛。近些年也出了一些很有才华的文学中青年,建华是其中的一个。建华嘱我写序,我本着乡曲之见,写了上面这些。所言未必有当,随便说说而已。

一九八九年四月序于北京

(原载《文学自由谈》1991年三月号)

喜欢梦故乡请大家收藏:(m.75zw.com)梦故乡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