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如何阅读一本书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遮天 过野 撩到你腿软[娱乐圈] 好生开车 说岳全传 遮天 嫡嫁千金 我乐于助人的室友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如何阅读一本书 轻阅读编写组 -  如何阅读一本书全文阅读 -  如何阅读一本书txt下载 -  如何阅读一本书最新章节

也有“形式”重于“内容”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也有“形式”重于“内容”时

一本书值得精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它的内容多么重要、多么丰富、多么吸引人,不是因为它教给我们多少实用的知识和技巧,而是因为它可以教给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样一本“形式”重于“内容”的书,对我们来说不是“主食”而是“美食”,有精读的必要,而且也只有通过精读才能获得作者的思维方式。

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则使人善辩”,与其说阅读塑造人的性格,不如说阅读塑造人的思维。“天才”之所以有别于常人,除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专注与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别于常人的思维方式。那么,有没有以“思维方式”为内容的书?自然是有的,例如《金字塔原理》就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关于逻辑应用的书。我们可以学习相关理论,然而,理论知识总不如实际案例直观,一本“塑造思维”的书,就是一个案例。

当然,学习思维方式,最主要的途径是向人学习,跟随一个优秀的导师,很多时候不会从他那里学到具体的知识,而是学到思维方式;与益友交流,很多时候也不是在分享知识,而是分享和借鉴彼此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现实的良师益友,就需要通过书籍向先贤学习思维方式。

既然“形式”重于“内容”,那么,对这类书,我们可以不必完全理解它的内容,却需要重点阅读它的结构和脉络。今人重复前人的科学实验,除了验证理论,更重要的是从中体会与领悟前人的思维方式。阅读中也一样可以用重复的方法来领悟作者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思路可以回溯,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探究,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借鉴,此时,书籍的具体内容和研究的成果反而居次要位置了。也可以在阅读之后建立自己的结构,然后与原书结构比较,从而发现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借鉴吸收。这种阅读方式就是将读思结合,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这种读“思”阅读与一般阅读有一定区别,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不迷信权威,也不迷信自己

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应该有权威,那些被视为“权威”的人,只是在某一时期比别人走得远。我们不可以迷信所谓的“权威”,先入为主地认定谁的思维方式一定更好。“天才”也会出错,“权威”也可能被时代淘汰,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却不应该盲从。

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就是迷信自己——盲目地认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最好的,或者觉得自己习惯的就是最合适、最正确的。如果迷信自己,阅读时就会把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东西自动过滤掉,或者一味反驳别人的思维方式,这样路会越走越窄,最终进入死胡同,同样不可取。

所以,在读取书中的思维方式时,要先把自己的脑子放空,抛开成见,虚心学习。同时,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权威”的思维方式,不盲从,有取舍,一切实事求是。

不钻牛角尖,换角度思考

正常阅读时不应该和书本知识“死磕”,针对思维方式的阅读也不应该钻牛角尖,简单地说就是:学不来的思维方式就放弃吧。人受限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固有的思维方式,一时无法接受新的方式也属正常。过于关注于一个问题,就可能忽略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造成“灯下黑”。此时若受困于自己不服输的强烈意愿,则有可能走入死胡同,白白浪费时间。不如换个角度来看,也许会豁然开朗。

一种可以学习的思维方式,一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阅读时一路不通则换另一条,至少比寸步难行强多了。此外,转换角度,会使注意力不再停留于某一点,从而将相关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还有一点,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想,这一过程本身就在尝试新的思维方式,也可能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不要忘记对自己提问

在阅读书中的思维方式时,也可以套用“读书四问”的问题,只不过要把问题稍做改动:第一问,“这本书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第二问,“这种思维方式有什么具体表现”;第三问,“这种思维方式有什么优劣”;第四问,“它和我有什么关系”。这四个问题直击要害,能促使我们更快地理解和接受新的思维方式。

取其内容,也取其形式;获得知识,也获得知识以外的感悟,这正是精读的意义所在,也是阅读者不断攀登书山的动力。

喜欢如何阅读一本书请大家收藏:(m.75zw.com)如何阅读一本书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遮天 轮回乐园 吞噬星空 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斗破苍穹 寂寞少妇的诱惑 万族之劫 诡秘之主 洗铅华 神医弃女 你是我的荣耀 偷偷藏不住 完美世界